伊莉討論區
標題:
生物學家首次觀察到鯨鯊交配前的儀式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25-1-14 12:06 AM
標題:
生物學家首次觀察到鯨鯊交配前的儀式
[attach]140956099[/attach]
鯨鯊(Rhincodon typus)是地球上最大的魚類﹐有些長達60英尺。現在﹐我們可能第一次對這些瀕臨滅絕的溫和巨人如何交配有了一些線索。2024年5月在西澳大利亞州寧加洛礁的一次研究探險中﹐一組科學家觀察到性成熟的雄性鯨鯊尾隨並叮咬較小的雌性鯨鯊。這種叮咬可能是交配的前兆﹐1月2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詳細介紹了這一發現。
此前﹐該地區的漁民曾報道過性成熟雄性在不同聚集地點向雌性游去的行為。鯨鯊通常在每年3月至7月聚集在寧加洛礁周圍﹐以在礁產卵後豐富的浮游生物和磷蝦為食。雖然它們通常出現在熱帶沿海水域﹐但幼年雄性通常佔這些種群的大多數。這項新研究是一年一度的珊瑚礁研究之旅的一部分﹐當時鯊魚的數量通常最多。5月14日一名船長提醒研究團隊注意一條約22英尺長的雌性鯨鯊的位置。不久之後﹐一隻成年雄性鯨鯊出現了並跟在雌性身後約6.5至10英尺處。
研究人員寫道﹕「觀察到雄性張開嘴﹐向前衝向雌性的尾鰭。」。雄鯊加快了游泳速度﹐再次衝向雌鯊的尾鰭﹐這次是接觸並短暫地咬了咬尾巴。雌鯊的反應是迅速旋轉﹐胸鰭向下指向雄鯊。研究小組最終沒有看到這些相互作用最終以交配告終。然而﹐以下行為和咬人行為與鯊魚物種的早期交配行為相似﹐包括虎鯊(Galeocerdo cuvier)、斑馬鯊(Stegostoma fasciatum)、姥鯊(Cetorhinus maximus)。觀察這種行為不僅擴展了我們對鯨鯊如何交配的理解﹐而且為鯨鯊聚集地的性別失衡提供了一些見解。
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的研究合著者兼博士生克里斯汀·巴里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寧加洛礁和世界各地的許多聚集地﹐雄性數量超過雌性﹐比例為1比3。」。「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雌性鯨鯊可能會避開聚集地。特別是對於幼年雌性鯊魚來說﹐雄性不必要的關注所帶來的能量成本可能意味著強烈的雄性偏見。」。
這項研究也為保護這種苦苦掙扎的魚類開闢了新的途徑。自2016年以來﹐鯨鯊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雖然它們的數量難以記錄﹐但一些科學家估計﹐世界海洋中有13萬至20萬條鯨鯊在游泳。除了澳大利亞﹐加拉帕戈斯群島、菲律賓、墨西哥、泰國和莫桑比克還有其他記錄在案的聚集地。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2.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