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25-2-1
- 在線時間
- 11428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0-3-29
- 閱讀權限
- 20
- 精華
- 0
- UID
- 7822639
- 帖子
- 1191
- 積分
- 217 點
- 潛水值
- 17954 米
| 若新密碼無法使用,可能是數據未更新。請使用舊密碼看看。 本帖最後由 a4728567 於 2022-11-9 12:11 PM 編輯
我看了歷史上的楊玄感叛亂,史書上寫楊玄感在隋煬帝楊廣第二次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反叛,在起兵之後謀士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策:「愚有三計,惟公所擇。今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地去幽州,懸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間一道,理極艱危。今公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直扼其喉。前有高麗,退無歸路,不過旬月,齎糧必盡。舉麾一召,其眾自降,不戰而擒,此計之上也。又關中四塞,天府之國,有衞文昇,不足為意。今宜率眾,經城勿攻,輕齎鼓行,務早西入。天子雖還,失其襟帶,據險臨之,故當必剋,萬全之勢,此計之中也。若隨近逐便,先向東都,唐禕告之,理當固守。引兵攻戰,必延歲月,勝負殊未可知,此計之下也。」李密認為上策是佔據幽州,阻斷隋煬帝楊廣回國的路線,一旦楊廣的百萬大軍幾個月無法得到國內的糧食補給必定不戰自亂,中策是西入關中佔據長安挖了楊廣的老巢,長安附近有永豐倉可以供應軍糧,下策是進攻隋朝兩大政治中心之一的洛陽,附近有洛口倉可以供應軍糧,如果一直舉棋不定那麼就很難贏了,結果楊玄感說:不然,公之下計,乃上策矣。今百官家口並在東都,若不取之,安能動物?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於是楊玄感進攻洛陽,刑部尙書衛玄率眾數萬,自關中來援東都,楊玄感以步騎二萬渡瀍、澗挑戰,玄感偽北。玄逐之,伏兵發,前軍盡沒。後數日,玄復與玄感戰,兵始合,玄感詐令人大呼曰:「官軍已得玄感矣。玄軍稍怠,玄感與數千騎乘之,於是大潰,擁八千人而去,玄軍日蹙,糧又盡,乃悉眾決戰,陣於北邙,一日之間,戰十餘合。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斃,玄感稍卻」史書這樣評價楊玄感:玄感驍勇多力,每戰親運長矛,身先士卒,喑鳴叱吒,所當者莫不震攝。論者方之項羽,又善撫馭,士樂致死,由是戰無不捷。」後來洛陽久攻不下,於是楊玄感往西進攻弘農,結果也失敗,最後楊玄感被隋煬帝的追兵包圍,楊玄感知道自己完蛋了,於是命令兄弟楊積善殺了他,楊積善殺了楊玄感之後向隋煬帝請求饒命,楊廣憤怒的罵楊積善說他跟楊玄感是一類人,下令把楊積善斬首處死,大家覺得楊玄感的失敗是反叛時機不對,還是手下的人才謀士不夠多,或者是其他原因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