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25-2-1
- 在線時間
- 9247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08-2-18
- 閱讀權限
- 80
- 精華
- 1
- UID
- 3540611
- 帖子
- 18993
- 積分
- 137914 點
- 潛水值
- 1037964 米
| 【專輯封面】:
【專輯歌手】: 張杰
【專輯名稱】: 要得
【發行日期】: 2025-01-22
【唱片公司】: 行星文化Planet Culture
【專輯語言】: 國語
【檔案大小】: 102MB
【音樂格式】: MP3
【音樂品質】: 320K CBR
【存放空間】: KF + CT
【失連時間】: 免空期限
【專輯介紹】:
二十年前,一個來自成都的外南街小孩,離開了巴山蜀水出門遠行。在他走南闖北,經歴了許多歡笑和眼淚之後,決心回到最初開始的起點。張傑出道二十周年、暨個人第十七張錄音室作品——《要得》,正式宣告與大家見面。
在巴蜀方言中,有許多充滿魅力的口頭禪。如果要從中選出最具代錶性的一句,非“要得”莫屬。它代錶了巴蜀天然自成的愜意感,獨一份的Chill,一切Not Bad,允許所有事情的發生,這也是張傑在出道二十年後自在狀態的寫照。
當我們把“要”與“得”拆開時,會驚喜地發現,“要”是索取,是年少時對鮮衣怒馬、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夢想與渴求;“得”則是收獲,是沿途定格人生又一程風景,苦樂過後滿載而歸的知足。在“要”與“得”之間,恰是張傑從出蜀到還川的行走距離。在路上的二十年裏,他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旅途印記,不僅包括手中緊握的果實,也包括曾流逝、錯過的憧憬。
在《要得》裏,張傑全程參與詞曲創作與制作,把MIX-POP的先鋒風格發揮到極致。MIX-POP,即融合流行音樂,是一種將各種曲風融合一體的新時代音樂風格。自2017年張傑提出這一概念後,便身體力行地進行著多種音樂元素的融合實踐。這一次,他帶著MIX-POP回到巴蜀——這片海納百川、兼收併蓄、以包容性著稱的天府大地。從古蜀國的神話傳說,到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等“天下詩人皆入蜀”的薈萃,再到川劇、茶館、號子,以及燦爛多彩的民族融合,皆成為了他MIX-POP音樂取之不盡的寶藏。
《回》
專輯以先行曲《回》作為開篇。歌曲由大涼山的新派彜族唱作人JIHU創作,由九次獲得金曲獎的張德銘Derrick Sepnio聯合編曲,張傑親自擔任歌曲制作人,在Urban、World Music等多種風格的融合裏進行MIX-POP之探索。張傑高亢純凈的唱腔直抒胸臆,把對故鄉的牽絆化作縈繞在城市與山河之間的回響,讓人仿佛置身於“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壯闊豪邁之中。這首歌還特邀彜族女歌手吉力麽子紮演唱高腔部分,出生於四川大涼山腹地小村落的她,以流傳了兩仟年的阿都高腔唱出了遊子的思念。當悠長的歌聲回響,我們知道,是時候了,該回家了。
從這裏開始,翻開了一段新的故事傳說。
Chapter 1,正式拉開序幕。
《再生之地》
在這一趟名為人生的旅途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手。學著走路,學著摔倒,學著擦幹眼淚繼續奔跑,學著鼓起勇氣誠實面對。最終,當自身足夠強大,我們對所有的磨難就都可以心懷感激,且大聲歌唱。把內心的暖流化成贊美詩,把Gospel music、Neo soul與川西藏族古調進行奇妙融合。本首歌曲由張傑和羽田共同作詞,字句間錶達了樂觀和堅韌的音樂情緒,無論遭遇多少雨打風吹,只要堅守心中的純白之境,這一方再生之地便可璀璨如新。
《穿堂風》
四川盆地,濕潤多雨,冬無嚴寒,人稱“天府之國”。其溫潤的氣候除了滋養出魅力萬仟的巴蜀文明,同樣也養成了四川人“一生不羈放縱愛透氣”的執念,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愛打開門窗透氣,號稱“穿堂風十級愛好者”。生長於外南街上的張傑,自小穿街過巷,看著大人們敞開的門窗,他也像穿堂風那樣,沿街奔走,一路嚮前,莫問來由。離開故鄉後,他依然保持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勁兒,用他的腳步所生起的風,吹散身邊的渾濁。這首歌曲由張傑與老搭檔Eric黃韻仁合作完成作曲,併由張傑填詞,他們用輕盈的電子樂與張傑從爺爺那兒從小耳濡目染來的川劇元素進行奇妙融合,在騰挪跳躍裏,仿佛帶著我們走過成都的老街巷,亦如少年俠客剛從青城山上而來,意氣風發,去浩瀚天地任意闖蕩!
《月光下》
月夜,是世間最動人、最浪漫的佈景。仟年之前,在巴蜀之地,便有無數的詩人對著月亮寫下不朽詩篇。李白在離開蜀地之前,把他的留戀之情化作“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同樣是抒發惜別之情,李商隱看到的則是“仟裏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杜甫旅居夔州時,更用“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錶達他的思念。面對永恆的月光,張傑唱出了獨具況味的《月光下》,那些緩慢的、靜謐的、流淌的情感,如月影婆娑,如雙眸溫柔閃爍。這首歌曲由張傑和JIHU作詞作曲,曲中巧妙地使用了傣族樂器葫蘆絲,葫蘆絲悠揚婉轉的音色,將我們迅速帶入到音樂情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奮力地融入時間,把自己的名字深埋他人心底,這正是一首只為妳唱的情歌,世界會記得。
Chapter 2:
在《要得》的第二篇章裏,跟隨張傑的腳步,我們依然先從巴蜀之地啟程。從“老子數道三”的道家精神出發,一路追隨奇人張三豐入蜀的瀟灑足跡,再南下到雲南的白族聚集地,感受他們的熱情好客。天下熙攘,人來人往,少年離開故地,在某個瞬間,乘著微醺的酒意,再次確認巴蜀哲學的道法自然。
《老子數道三》
“勞資蜀道山!”這是川渝女孩的必殺技。作為“老子數到三”的諧音梗,此招無論對男友或小娃兒使出,都會令對方驚慌失措、立馬服軟。
從這一口頭禪得到啟發,沿襲了其充滿人間煙火的生活氣息,又從巴蜀的鶴鳴山、青城山、峨眉山、瓦屋山等道教名山裏得到靈感,張傑親自作曲填詞,完成了這首趣味盎然的《老子數道三》。
作為中國道教發源地,巴蜀眾多的仙山宮觀星羅棋佈,裝點著秀美的山川溪水,張傑以旋律說唱搭配濃郁的中國風Beat,充分展現MIX-POP的融合魅力,如同老子的哲學主張:天下萬物,有無相生;天地輪轉,道法自然。
都說川渝人的鬆弛感冠絕全國,實際上是他們總在自觀本我,深知人生何必庸庸碌碌地求索。
且讓自己Chill起來,跟隨張傑一起唱出:“老子數道三!”
《張三豐》
張三豐,仙風道骨,氣度非凡,是中國歴史上的一位奇人。他開創武當一派,始創太極拳劍,無論是《倚天屠龍記》裏的江湖群雄,還是歴史上的帝王將相,無不對他敬重有加。
可張傑的《張三豐》,跟妳想象中那個終日在武當山上苦修的得道高人完全不同。靈動的節奏,趣味的歌詞,一路的說唱念打,這是哪門子的張真人?
實際上,張傑所親自完成詞曲創作的這首歌曲中,“遊蕩在天地之間,打破了世間約束時間的界限”,恰恰是張三豐人生的真實寫照。自張三豐在武當開法後,隨即隱匿而遊歴天下,潛入巴山蜀水。張傑所唱“步伐如風”,“若隱若現”,以及歌曲中融合著的各種音樂風格,皆使得對張真人的描摹更加生動與鮮活。
一首《張三豐》,如逍遙在人間。
《來我家》
接下來,讓我們離開巴蜀,一路往下,來到彩雲之南,抵達古城劍川。這裏是聞名遐邇的白族自治州,也是金庸《天龍八部》段譽發生奇遇的劍湖秘境所在。
只見遠遠地,就有熱情好客的白族朋友送上了迎賓酒。音樂聲起,這是張傑最擅長的現代流行音樂與民族色彩的融合,歌曲融入了白族傳統小調《三杯酒》,依托著“雲貴川渝桂一家親”的西南官話,踩著Urban的時尚律動,烘托出了秀美山水間“來往皆是客”的熱情與豪邁。
當大家圍起篝火唱起歌,在酒花裏品味人生的喜樂,帶著薄醉開始海闊天空地談論外面的世界的時候,此時的張傑目眺遠方。“瀟灑的少年郎,憧憬世間的萬物。心去到的地方,追隨自由的腳步。”沈醉之意,併不在於酒,而在於趁著微微的酒意,瞇上眼睛,感受夜晚的風,讓心之所嚮,身之所往,最終抵達自由。
Chapter 3:
在“巴蜀宇宙”的第三篇章裏,我們沿著時間和空間的線索,探索山川與河流的秘密。嚮東,乘一葉“輕舟”穿過萬重山;嚮西,在“宿命之眼”中凝望無盡沙海。從巴山蜀水邁出去的每一步,都是勇氣的見證。
《輕舟》
“輕舟已過萬重山”,是李白出蜀時膾炙人口的仟古名句,也是巴蜀之人仟年以來對奔赴與超越的詩意錶達。二十年前,同樣有一位來自成都的外南街小孩,他離開故鄉,背上行囊,如同書本裏的那些少年壯遊故事般,順著長江,一路來到了繁花盛放的上海外灘,從此奔騰入海,開啟了自己二十年乘風踏浪的音樂之旅。
如今,張傑泛著一葉小舟故地重遊。開頭輕拂的竹笛,中段猶如險灘擊浪般的古琴獨奏,以及結尾輕盈靈動的揚琴,配以閑適的節奏律動,這是經典的張傑MIX-POP之作。曾經執著的“要”,如今握在手中的“得”,張傑以這首《輕舟》祝福那些正在趕路或即將踏上旅途的年輕人,無論前方遇到的風浪多大,只要緊握船槳,記住出發時的心願,“奮不顧身的我,還要做那條自由的小舟”,便會有自己的路。
《宿命之眼》
從川渝的萬重山脈一路嚮西,我們抵達塔克拉瑪幹的無邊沙漠,這裏有著舉世聞名的“地球之眼”。它不僅是自然的奇觀,更是歴史的見證,古代絲綢之路便由此經過,蜀繡正是藉由商隊從此流嚮西域。
今天,我們追隨先賢的足跡,絡繹不絕地抵達這裏。凝視“地球之眼”時,總有一種莫名的宿命感隨著心跳躍動,這便是張傑《宿命之眼》的故事。當合成器與電吉他如風沙肆意,震碎了所有的不安與猶疑,新金屬搖滾樂(Nu Metal)與西域風韻撞擊,呈現出超越地域與時間的共鳴,張傑高亢的嗓音如被賦予了無窮力量,去面對前路未知的冒險,哪怕黑暗無限蔓延,那顆追逐光明的心總會覺醒。
Chapter 4
我們的故事來到了最後一章。跨越過山海的遊子,回到了兒時的庭院,輕輕問了一句:樹呢?
這裏曾有一棵繁茂的大樹。新芽吐綠,年輪記錄著歲月;綠蔭如蓋,樹影掩映著溫情。如今,兒時的笑聲,爺爺的叮嚀,和大樹一起遠去。可是,這棵樹真的不見了嗎?張傑以充滿敘事感的嗓音娓娓道來:樹併未消失,而是紮根在了心間,長成了內裏的精神坐標,長成了足以面對喧囂世界的寧靜和勇氣。就像喜好川劇的爺爺,他的“青山嗓”如時間的回聲,縈繞在飛鳥、雲朵、晚霞之上。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與根蔓始終在這裏。
《樹呢》由張傑參與作曲,以真摯的旋律編織成長與回歸的長詩。這首歌不僅是對一棵樹或一段記憶的懷念,更是關於“要”與“得”的對話。我們在遠方的茂盛與荒蕪中孜孜以求,也許那些最樸素、最真實的幸福,從來都不遙遠。以“得”為目標,直到最後才發現,“得”其實併非盡頭,而是早已蘊藏在旅程當中。歌曲中的川劇唱段由張傑親自演繹,在融入巴蜀特色的同時,也將兒時記憶與當下現實交織,讓整首歌曲既飽含脈脈溫情又兼具文化厚度。
以歲月的余韻,《樹呢》為《要得》整張專輯畫下了句點:愛,早已跳出了時空的界限。在春秋與冬夏,在天上和人間,以及我們同行的每一個日子裏。 ... |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
|
| |
| |
- 最後登錄
- 2025-1-24
- 在線時間
- 209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0-3-19
- 閱讀權限
- 20
- 精華
- 0
- UID
- 7785619
- 帖子
- 843
- 積分
- 128 點
- 潛水值
- 1248 米
| 下載項目:張杰 - 要得 (正式發行版)
下載日期:2025/01/24
解壓密碼(正確/錯誤):無
感謝語:感謝 bobo89312大大無私的分享
心得:感謝 bobo89312大大無私的分享 |
|
|
| |
| |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上傳和撰寫 侵犯版權(未經授權)、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